提到假冒偽劣產品,許多涂料品牌都對這一市場頑疾表現出無奈——制假售假成本低,打假難度大成本高,剛打掉的制假窩點很快就死灰復燃,可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業內人士指出,凈化市場、降低假冒偽劣對消費者的危害是場持久戰。
利益驅使李鬼陰魂不散
涂料行業目前假冒偽劣現象十分猖獗,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雖然進入市場需要質檢合格報告,但一些誠信度不高的企業,在售產品與送檢產品性能存在差異,消費者在選購這些涂料時往往會被質檢報告所蒙蔽。因此,質量保障只能靠企業自律,但某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偷工減料的現象時有發生。
另外,目前市場上仿冒名牌的現象比比皆是,假冒乳膠漆、聚酯漆尤為嚴重,這也是讓品牌企業最為頭疼的事情。“由于違法成本比較低,而執法難度又相對較大,所以打假效果一直不明顯。”某涂料企業負責人表示,“因為市場有需求,所以這些假冒產品就有銷路,歸根結底還是代理商利益驅使”。
氛圍形成眾人拾柴火旺
涂料打假難的主要原因是打假力量分散,制假源頭控制不力,執法不力,使打假工作難以持之以恒。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品牌涂料企業越來越多地到受到商標侵權行為和假冒偽劣產品的困擾,在打假過程中,單一企業力量薄弱,難見成效。為改變單打獨斗的不利局面,多家涂料企業發起成立了廣東省涂料行業打假聯盟,希望充分發揮大聯盟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建立廣東涂料行業打假維權的長效機制,維護行業市場秩序。
在網絡營銷不斷普及的當下,涂料打假的形式也與時俱進。比如,最近幾年微博、微信大熱,通過網絡爆料來打假,也逐漸成為維權的一種重要手段,成功案例數不勝數。
保護權益企業消費者合力
劣質涂料對人體危害很大,劣質涂料中的甲醛、苯系物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如果長期反復接觸,會引起慢性中毒,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
業內人士指出,要想減少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的侵害,除了靠企業方面的努力,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密切配合,在選購涂料時盡量選擇正規的建材市場或專賣店,在購買涂料時要認真查看省級以上檢測部門出示的近期國家抽檢的檢測報告,并在購買涂料和使用涂料時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文章來自明邦化工轉載請帶鏈接:http://www.cutecute.cn/